莫方教程网

专业程序员编程教程与实战案例分享

APP加载框架(app框架搭建)

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学院】,BAT实战派产品总监手把手系统带你学产品、学运营。

描述:以一种合适的方式告诉用户正在发生什么,将会发生什么,减少用户的等待感。

上下文情境:用户进行一种操作后,打开APP,点击列表,点击下载等等,需要一定的时间的等待,加载结束后的过渡和随后呈现。

任务流程:操作,加载,同时反馈,结果呈现

构成元素:进度条,无限循环指示器,

相关元素:太多,不列举

设计标准:不要让用户无聊;给予用户及时的反馈;让用户有流畅的使用体验;用户随时可以取消

按照加载出现的前置条件可以分为下列几种,只是列举,可能会有考虑不全的地方

1开屏加载

这个是最常见的花样也是最多的,各种开屏加载方式五花八门在iOS的设计规范中,对开屏的加载方式有了比较详尽的指导:

尽可能避免使用启动画面或类似的启动体验。最好让用户可以立即开始使用你的app

显示一个和app首屏及其相似的启动画面(框架,或背景色)。这可以让用户感觉你的app非常快,并让你有足够的时间去加载内容

但作为一个开屏画面,使用app的用户都能看到的地方,不对它上下其手,是在不符合我们的商业利益,所以在开屏动画这里一般会放入以下几个东西代替交互规范的推荐

1)品牌展示

通常包括LOGO,品牌名称,slogan;或者还有分发渠道(某某首发等)

2)活动页面

在一些活动上线,或者一些隐藏功能,起到告知用户的作用

3)广告页面

不解释,不过最好配一些高大上的,有逼格的广告

最后还有这个微信这个独树一帜的,充满情怀的启动画面

2层级内切换

在同级页面如tab间的切换,如果信息不多或可以复用,可以在一个页面内先加载完成。如很多APP中的我的模块,基本都是采用一个页面加载多个的方式。如微信的个性信息。你进入微信后,即使关闭网络,也能看到我页面的信息。这样在同级页面间切换时会很流畅,同时也不会消耗太多流量,是一种平衡。

3层级间跳转

如列表页进入详情页,图片详情等。 1)如果页面内容单一,采取全页面加载,页面会处于空白,这个时候需要一个无限加载循环或进度条来显示状态,让用户保持耐心。这个常见于只有一个元素的载入情形,或者也适用于全屏图片加载。

2)如果页面元素比较多,但框架比较固定,搜索进入进入结果页,首页进入列表页等。可以采取分块加载的方式。分块加载,分步加载,优先重要内容,易加载信息;如果模块有关联性优先加载父内容;框架固定的,内容更新的,先把框架加载出来。加载用户的等待感;带入前置窗口已加载过的部分信息(如知乎,请忽略内容~)。

注意:这种加载方式要注意加载失败的状态,不能多个模块提示多个错误,可以根据信息的优先级来决定哪些数据失败采用默认状态,哪些数据采用失败提示。 在这方式下,可以采用预置的格式化信息(图片的占位符,信息分割样式,按钮形状颜色),在信息传入前就把信息传递给用户。

3)预先加载,这种在新闻列表页面比较常见的一种加载方法,预判用户会点击的列表项,在用户点击前就加载页面内容;或者在一些功能使用流程中(如阅读中的预先加载下一页),预判用户操作流程提前一步。这种加载方式给予用户无缝的使用体验,使得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更直接流程,没有被打断的感觉。但这种加载方式容易消耗不必要的流量,要结合网络情况和加载内容进行综合考虑,可以只加载文字信息或关键信息。同时预先加载也是需要消耗时间,所以要同时考虑一种正常情况下的加载方式。

4界面内加载

1)模态提示层,app在触发后加载后,出现模态提示层,防止用户在加载过程中进行其他操作,导致当前加载出错。如果采用模态加载,肯会因为网络原因或内容过多导致长时间处于加载状态,建议提供一个“取消”的操作。同时在安卓中的后退按钮能关闭模态提示。

2)控件自身加载,把操作加载的状态与控件的样式结合起来,对某个控件进行操作后,控件变为加载状态,此时控件不能重复操作,当加载完毕后,控件再作为显示加载结果的状态。比如说appstore的免费/获取/打开按钮,还要支付宝的支付按钮,音频软件中常见的下载按钮。这种加载方式是控件的自身状态,不影响其他操作,所以用户也可以对页面进行操作,因此也会导致同时有多个请求的情况,增加了加载失败的风险。请求失败后可配合提示告知用户失败的原因。 3)导航栏加载,这个在微信里面比较常见,以导航栏的形式展现加载状态,如刚进入的连接中,消息数,对方正在输入等。将导航栏标题临时变为加载信息,在用户与产品互动过程中提供实时反馈,此时的产品不再是一堆冷冰冰的界面,而是一位善于沟通的人。

4)后台加载,用户在操作后,app立即反馈操作成功,然后把加载过程放到后台,用户不需要了解也不需要等待,例如微信里面的点赞。但因为后台操作,可能有时候明明显示成功,但其实失败,所以一些比较重要的操作不太适合用这种方式来呈现。

5)界面内刷新,自从teitter出了下拉刷新后,这种无尽列表加载方式(下拉刷新,上拉加载更多)已经已经为广大用户所接受。列表页面默认加载部分,在用户进行操作后,根据用户行为侠士更多列表内容,无需点击下一页。但这个会导致用户没有足够的定位信息,不知道自己阅读到哪里。很难再次找到以前见过的一些信息。懒注意,加载时需要注意一次要加载的内容的数量,一般是根据内容的大小和高度来决定,既能较快的载入内容,又能让用户更顺畅地查看而不用一直等待加载;另一方面是加载的时间,好的懒加载会根据用户的浏览速度去调节加载的时间点,而不是在浏览加载完内容后才开始继续加载。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