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方教程网

专业程序员编程教程与实战案例分享

晒晒相册里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我习惯在深夜翻看手机相册里的旧时光。当指尖划过那些或清晰或模糊的画面时,总有一张会让屏幕突然亮起来,仿佛被某种温暖的力量牵引——那是去年清明扫墓时拍下的老宅天井里,父亲站在褪色的蓝白风筝旁的身影。

照片里的春日阳光斜斜地切过青苔斑驳的砖墙,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像一道永不褪色的生命刻度烙在灰白墙面上。他穿着洗得发灰的藏青色夹克,右手扶着竹制骨架,左手攥着缠满细线的木轴,微微佝偻的脊背与挺直立着的风筝形成微妙对比。那张"沙燕"风筝是我儿时最爱的模样,蓝白渐变的翅膀上还留着母亲用毛笔描画的祥云纹样,此刻正被穿堂风鼓起半边翅膀,像是随时要挣脱父亲的手飞向云端。

去年春天来临时,我才知道那是父亲最后亲手扎制的风筝。他躺在病床上化疗时仍念叨着"今年风大",硬是拖着虚弱的身体撑到清明前完成了这件作品。那天清晨他执意要自己去天井试飞,说老房子有记忆里的风向。我站在二楼窗边看着他蹒跚的脚步,忽然发现那个曾能单手托起我的男人,如今连竹篾都拿不稳了。

"线要放长些,别急着拽..."他仰头望着天空的声音混在风里传来时,我的手指正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边缘。那一刻我突然想起十二岁那年的惊蛰,也是在这片天井里,我固执地要把新买的"金鱼"风筝放得比邻居家更高些。父亲在我身后默默转动线轴的手掌温度,还有他教我辨认东南风带着柳絮气息的话语,都随着那条断裂的棉线飘散在岁月里了。

如今这张被自动标注为"2022年4月3日"的照片成了我最珍视的记忆琥珀。每当雨夜听见瓦片上的滴答声,眼前就会浮现出他扶着竹梯教我糊纸的身影:春阳在他花白的鬓角跳跃成细碎光斑,宣纸边缘被他粗糙的手指抿得服帖如初雪覆盖山峦;当秋风吹皱办公桌上的文件时,那截缠在线轴上的旧棉绳便在想象中重新绷紧——原来真正的牵挂从来不需要用力拽扯,它只是安静地等待着风起时被轻轻托住的姿态。

相册里还有许多精心修饰的照片:蜜月旅行中刻意摆出的笑容、孩子周岁宴上精心布置的场景、甚至去年生日那天朋友们举着蛋糕凑近镜头的模样...可它们终究只是时间轴上闪烁的数据包点。而这张歪斜失焦的老宅旧影却像一扇任意门,每次推开都能看见那个把沉默藏进竹篾缝隙的男人——他固执地认为只要风筝飞起来就能把祝福送到神仙那里去;他总说"不用拍了",自己却偷偷保存着我所有人生重要时刻的老相册;他临终前最后的目光不是停留在病房苍白的墙壁上,而是透过窗户寻找着南方湿润的气息...

有时候我会对着照片里的竹骨架数那些纵横交错的生命经纬:六根主梁构成最基本的支撑体系,如同父亲用六十年光阴为我筑起的成长框架;上百条篾条相互咬合编织成网状结构,恰似那些年他默默编织在我生命里的教诲与守望——即便我不曾察觉那些藏在粗粝掌纹里的温柔脉络如何悄然蔓延。

去年深秋整理遗物时,我在樟木箱底发现了那个未完成的新风筝骨架。金红锦缎还未裁剪好,"锦鲤"图案的设计草图上留着几处反复修改的折痕——或许这是位垂垂老者最后未竟的心愿?此刻窗外又起了风,"沙燕"照片在锁屏界面微微晃动起来:原来有些爱不需要飞翔的高度来丈量,它们早已以另一种方式栖居在记忆最柔软处;有些守护不必依赖语言来确认存在性证明,就像此刻穿过屏幕抚摸过来的手掌温度一样真实可触。

前些日子女儿踮脚够到书柜顶层的老相册时突然惊呼:"爸爸你看这个老爷爷会放风筝!"她不知道这个"老爷爷"正在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守护着我们——当她在小区空地上第一次成功放飞蝴蝶风筝时雀跃转身的样子,与二十年前那个扯着棉线奔跑的小女孩身影重叠在一起;而当我下意识伸手帮她理顺缠绕线团的动作里,终于读懂了那些年父亲转动木轴时嘴角若有若无的笑容所蕴含的意义。

相册里的光终究会暗下去吗?当我把这张照片设为手机壁纸后发现:只要记忆还在呼吸起伏如初春新柳般轻颤不息,那么属于我们的沙燕就永远悬停在离心最近的地方——它的每根竹骨都在丈量思念的距离与维度;每一寸宣纸都在记录光阴沉淀后的温柔质地;而那截永远系在线轴上的棉绳啊,正将散落人间的不同时空温柔地串联成永不褪色的情感光谱...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

    滇ICP备20240468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