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图像生成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为创作者带来了无限可能。Coze 工作流,作为一款强大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轻松实现从文字到图片的快速转化,让创意瞬间可视化。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Coze 工作流的世界,小达老师教你如何制作一个高效的图像处理工作流。
一、开启 Coze 之旅
首先,你需要注册并登录Coze 平台,来到工作空间。这是一个充满创意与可能性的地方,所有的工作流程都将从这里开始。在右上角点击新建资源,选择【工作流】,这一步就如同为你的创意搭建起一个专属的舞台,准备迎接后续的精彩表演。
二、搭建工作流框架
为你的工作流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并写一段简洁明了的描述,这有助于你更好地梳理思路,也让他人能够快速了解你的工作流目的。
点击确认后,你将正式进入工作流创作状态。你会看到【开始】和【结束】这两个关键节点,它们如同一座桥梁的两端,贯穿整个工作流的始终。开始部分自带的 input 输入字段,就像是创意的入口,无需额外改动,用户可以在这里输入他们想要生成图片的文字描述。
三、添加大模型节点
在开始后面添加一个节点,选择大模型。这里默认使用的是豆包模型或者deepseek R1,以高效的生成速度著称,对于大多数简单使用者来说已经足够满足需求。
接下来,要将大模型的输入部分与【开始】的【input】相连,确保输入的内容能够准确地传递给大模型进行处理。
为大模型添加系统提示词和用户提示词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系统提示词就像是给大模型设定的角色和任务指南,让它明白自己的职责和工作方式。在这个例子中,系统提示词明确指出大模型是一个创意提示词生成助手,能够将用户的模糊需求转化为清晰、具体的图片生成提示词。它需要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生成包含主体描述、风格描述、氛围描述和细节描述的详细提示词。而用户提示词则直接来源于用户在输入字段中提供的内容,让大模型能够精准地理解用户的创意意图。
四、配置图像生成功能
在大模型后面添加【图像生成】功能,这是扣子 Coze 工作流中自带的默认功能,方便快捷。在配置图像生成功能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对默认设置进行调整,但一般情况下,直接使用默认设置也能获得不错的效果。关键在于输出部分,需要添加一个字段,并将其绑定到【大模型】的【output】上,这样大模型生成的详细提示词就能顺利传递给图像生成功能,作为生成图像的依据。
输入提示词是整个工作流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正向提示词详细阐述了图像生成器的角色、背景、偏好、目标、约束条件、技能以及输出格式等信息,让图像生成器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职责和工作方式,从而更准确地根据用户描述生成符合预期的图像。
正向提示词内容:
负向提示词则用于排除一些不希望出现的情况,比如生成无用的抽象人脸等,你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行摸索和调整负向提示词的内容,以达到最佳的生成效果。
五、完善工作流连接
将各个节点依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流程闭环。从【开始】到大模型,再到【图像生成】,最后连接到【结束】,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畅地传递信息和数据。
在连接完成后,你会发现【结束】的 input 还是空的,这时需要为其配置相应的输入,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作流的完整性和正常运行。
如果你还想查看大模型生成的图片生成提示词指令,可以再添加一个输出节点,方便后续对生成过程进行分析和优化。
六、试运行与成果展示
经过以上步骤的精心搭建和配置,你的图像处理工作流已经初步完成。现在,就可以进行试运行了。输入一段文字描述,比如“猫吃鱼”,然后点击运行,等待工作流完成它的魔法。
生成的结果可能会让你惊喜不已。你可能会看到一幅生动的画面,画面中一只毛茸茸的橘猫正专注地吃着一条新鲜的小鱼,橘猫眼睛圆溜溜,爪子轻轻按住鱼身,嘴巴微张咬着鱼。这正是Coze 工作流将文字描述转化为视觉图像的神奇之处,它能够将你的创意想法瞬间具象化,让你直观地看到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七、拓展与展望
这只是Coze 工作流在图像处理领域的一个简单应用。随着你对工作流的深入了解和不断探索,你可以尝试将工作流进行循环,生成一系列相关的图像,组成一套精美的组图,满足更多复杂的创作需求。
Coze 工作流为文字生成图片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的平台,让创作者们能够轻松地将文字创意转化为视觉作品。无论你是专业的设计师、插画师,还是普通的创意爱好者,都可以借助这个工具,释放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图像作品。让我们一起期待在Coze 工作流的帮助下,创造出更多独特的视觉艺术作品,开启创意表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