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爱好者学球初期,有个最大困扰就是,日常训练时框架没有问题,可一旦进入实战,却总被各种“动作变形”所困扰,且长期得不得有效解决。通过训练和学习,结合“基本功打卡群“球友们交流发现,出现此类情况,往往并不全是框架的问题,而是对于“动作变形”和“调节能力”的概念不清晰所导致,大致总结如下。
一是“动作变形”和“调节能力”的本质区别,很多球友在实战中,总是把动作是否变形当做训练效果的标准,殊不知这种心理包袱会更加影响身体协调性,导致动作畏畏缩缩。解决思路:1、动作变形只是外观表象,简单点说就是只要框架不散,击球有躯干的加持,所有的肢体动作都属于合理调节范畴内。2、场景的不同,训练是为了提高框架在各种不同环境下的快速搭建能力,越稳定越好,而实战是为了通过调节能力上球上台,当然,在此前提下,质量越高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