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方教程网

专业程序员编程教程与实战案例分享

关于耳机好不好推的一些理解

这是一个无数人想知道,但是至今没有统一说法的问题,耳机内部振膜、线圈材质千变万化,导致很难去统一量化从而形成标准,最直观的大抵是阻抗和灵敏度这两个参数。阻抗是电阻和电抗在向量上的和,低阻耳机阻抗一般是8欧姆-32欧姆,80欧姆以上的一般称为高阻,阻抗匹配是对于放大模块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考量耳机是否需要上耳放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可承受功率范围内,阻抗越高的耳机要达到正常声压所需要的输出功率也越高,重要的是,在该输出功率值上耳机的失真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所谓前端的“推力”也就是指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灵敏度是另一个影响响度的参数,具体含义是指耳机负载输入1mW时发出的声压级,单位是dB/mW,dB就是分贝数,对应音量大小,灵敏度越高的耳机,输入同样功率响度越大。

说完阻抗和灵敏度,再说说耳机的失真,HiFi耳机也就是高保真耳机对失真的要求是:在250Hz-800Hz内左右单元在同一倍频程带宽内平均声压级之差不超过2dB;100Hz-5000Hz范围内,声压级为94dB时,谐波失真不超过1%,100dB时不超过3%。仪器可以说话,至于这1%或者3%能不能听出来,就要看各位的耳朵了。

下表是楼主整理的一些常见大耳的参数:

可以看出,X1和SR225这两款相对易推的耳机都有着更低的阻抗和更高的灵敏度,而HD600、K701这样的耳机则或是高阻抗、或是低灵敏,另外单元振膜材质也对驱动性有一定影响,除了K701的异厚振膜之外,最典型的莫过于索尼的招牌生物振膜了,大名鼎鼎的Q010和SA5000都是采用了白色的生物振膜,在分析力上都拥有无与伦比的表现,尽管光看阻抗和灵敏度,它们显得不那么可怕,但它们却是公认的难推的耳机。

怎么凭耳朵判断难推与否呢?两端的控制是最具参考价值的。低频失真主要反应在低频的下潜、弹性,控制不佳的低频,要么显得生硬,没有下潜,比如我用c4推k701和hd650,就发现它们的低频明显变硬,毫无气势,要么残响过度无法收紧,比如我用d100推天龙d7000,还有4年前用ipc直推ED8,肥大的低频都让我印象深刻,而x1和sr225的低频,即使是C4直推,它们的低频仍然表现正常,有健康的量感和弹回速度;高频失真主要是毛刺感,质感粗糙,不顺滑,不细腻,s2没煲开时用手机推就有这个问题,耳机中的ed10、sa5000、sr325,耳塞中的er4s、4b、exk都是其中的典型,还有一种情况是高频被削,结像虚弱,C4直推的HD650再次中枪,和X1和sr225对比,这样的高频失真尤其明显。

推响≠推好,这个结论其实并不难理解,最具争议的部分在于每个人对失真的听感判断不同,才会造成xx耳机是否好推的争论,我需要强调的是,好推的耳机不代表潜力小,再拿x1举例,和hd650比,c4直推下x1能出8成实力,650能出6成实力,但在nx03下,x1和650都能出85成实力的情况下,x1的听感提升小于650的听感提升,但是x1的声音表现仍然不落下风,索尼新出的头戴旗舰Z7也是我个人很看好的一个头戴,试听印象非常不错,和x1一样,拥有很好的平衡度、透明度,如果高频再容易控制一些,我会考虑自掏腰包的。

就说到这里,非战帖,请和谐讨论。

乙迷网微信公众号:imclubyimi(或公众号搜索“乙迷”)

乙迷网新浪微博:乙迷网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