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1日
前言: 这次为大家分享的器材有三台,其中两台是2014年才正式推出的,另外一台,是2012年就已经面世了,但一直很少被提起。而这次分享的三台播放器,均属于2000-3000价位的中端产品。可以说,三台播放器各有所长,也各有自身的一些弱势。三台器材中,以FiiO X5的价格最为亲民,MA8最具分量,机身扎实,属于砸核桃的级别,三台中,外形方面,我觉得最贴合便携这个概念的是DX90。 声音嘛......同样各有各的优势所在。具体听音比较,听感分享,会在下面正文部分去为大家奉上。
正文: 这次测试的两台中端播放器均已经经过一段时间的煲机。使用时间均超过200小时。DX90是首批发行的版本。X5则是已经升级到最新固件的版本。 在听感分享之前,简单分享一下这两台机器在到手之后这段时间,给我的整体印象及实际使用感受。(1) 外观印象:X5: 别的不说,光这个名字,我就给它打10分了,为何?不解析,大家联想一下,它和什么东西是同名的?提示一下,这东西跑得很快,而且很稳的。你懂的,好到此为止。外观上,X5真的很想厨房里的一件物品,我以前也曾有过,但这个外观我个人觉得可以接受,唯一要挑刺的,是屏幕的两侧的黑边框,有点过宽了,如果屏幕再宽一点点,或许视觉及外观效果都不一样。机器说是黑色,但总觉得是深啡黑色的,希望是因为我色弱的缘故吧。但正常日光下看,的确是深啡黑色的,这颜色,真的各有所好,我个人同样是接受这个颜色,接下来说说哦表面处理,正面喷砂加氧化,背面是做成拉丝,很别致的外观。一个个人小意见,背后的拉丝,略显纹路粗了一点,如果能幼细一点或者效果更好看。但我自己喜欢这个不规则的纹路。最后说说是按键分布,X5的按键,我刚开始还真的不习惯,用久了就接受了。首先,这四个按键,最常用的是下排的两个,这样的分布,还算是合理的,我最开始不习惯的,尤其是左上角的快捷键。后来还是适应了。分布在转盘的四个角落上的银色按键,就像煤气灶的四个架子,承锅用的。但这外观还真别致,转盘的操作还是比较流畅。之前有朋友说转盘操作不太灵敏。我手上这台,至少没发生过这样的问题。 DX90: 骤眼一看,这不就是DX50的外形吗?还是恋生兄弟吧?别小看这恋生兄弟,它的实力绝对在DX50之上呢。样子长得和DX50是一模一样,他们两个在外在上的区分,不开启机器,单看外表,估计只能在后背的电池槽后盖上的型号雕刻才可以区分开。除此,只能拆开电池后盖,拔下电池,看里面的静电屏蔽网才依稀发现彼此间的差别。说说DX90的外观给我的感觉吧,我个人对DX90的外观是比较满意的,体积不大,采用了铝合金和ABS作为外壳的主要材料,铝合金的部分采用了拉丝+氧化的制作工艺,和X5比较,DX90的拉丝显得更为细腻均匀一些。机子的颜色,外壳铝合金部分为黑色,ABS部分较铝合金稍浅一点,为炭黑色。按键分布,DX90的三大主要按键集中在正面,而且按键比较大,盲操作相当方便。音量控制键,锁屏键,开关按钮则分布在机器的左右两侧,布局比较合理。而且三大按键的大小比例和机身的尺寸搭配很好,外观上很容易被接受。 (2)系统及操控:X5: 我手上的X5是升级了FW2.0固件,新的固件下,X5之前声音略偏刺激,高频锐度过强的问题有一定改善。声音整体的平衡性更好了。 X5是纯按键式设计,机身上的几个主要按键没有特别作相应的标识,反而是需要用户自己实际操作掌握,这是头一次遇到的。最开始有点不习惯,但用了几次之后,就能慢慢习惯了。没有标识,看似不方便,但实际去让外观表面看起来更简洁。按键手感良好,转盘算是比较灵敏,没有之前网上某些用户所说转盘不灵的问题。X5也是我使用过的纯按键式国产播放器里面,操控最流畅的(没有之一)。 DX90: 写这段文字之前,DX90同样升级了最新的固件V2.0.5,新固件增加了滤波选择,关机改为长按开关按钮即可,解决了之前播放中按暂停键有迟滞的问题。这个是值得一赞的。 DX90属于触屏与按键结合的操控设计。案件的触感同样出色,另外,和X5不一样的是,DX90有独立的锁机键,盲操会更为方便一些,X5则需要按开关按钮解锁后才能操作。设计上各有千秋。而此前DX50偶尔出现过的,屏幕过于灵敏的问题DX90在最新固件下,基本已经解决。同样,DX90的操控也相当不错。这次试听测试所使用的耳塞如下:DN2000(达音科技)A83(飞朵)MDR-EX1000(SONY)ER4S(ETYMOTIC)LINE OUT测试使用耳放:FiiO E12Miniaudio PB2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一上的器材:DN2000(达音科技): DN2000以下简称DN2K,是国产耳机品牌,达音科技的最新旗舰。比起前旗舰DN1000的声音完成度更高。DN2K是三单元的结构,单元组合为一动圈单元(负责低频信号输出),两动铁单元(负责中频和高频信号输出)。DN2K的做工在国产耳塞当中算得上是上品。配件十分丰富,也极具人性化。为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聆听要求,特别配备耳套顶环,而且顶环的(高度)尺寸可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需求去选配,并以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听感上,DN2K属于三频均衡,舒适,刺激感较低的耳塞,音乐适应性较佳,佩戴舒适性,隔音性均不错。总的来说,只要不是对低频量感有着强烈的要求,或者用来听大编制大动态的交响乐类,DN2K基本可以满足你日常的听音。A83(飞朵): 新鲜热辣的飞朵旗舰耳塞A83,接触过的朋友估计不多,这款耳塞在我拿到工程样机的时候,还是5月中的事情。这是一款三单元圈铁耳塞,声音风格和过去的A81有一点不同。A83的音乐性更好一点,有可以理解为A83会更让大众接受。因为声音会相对讨好,而且在保持高素质的同时,改善了佩戴舒适性和外观设计。这两方面的改进尤为明显。绕耳式的设计,让A83的听诊器效应大大降低,隔音略逊于DN2K,但比SONY XBA-H3好。外壳采用蓝红透明加金属,便于区分耳塞左右的同时,同样保持着产品的外观特色。这点值得一赞。MDR-EX1000(SONY): MDR-EX1000以下简称EXK,是SONY在2010年推出的旗舰耳塞。也是SONY入耳式动圈耳塞的一个新高度。采用镁合金腔体,液晶振膜,7N-OFC导线,加上被烧友们所青睐的MADE IN JAPAN......这些,都告诉大家,EXK真的是一款旗舰之作,而EXK也真的代表了SONY动圈耳塞的一个科技新高度。在它的身上,配备了SONY当年最好的东西。有人会问,那么MDR-E282,MDR-E484G,MDR-E888......这些经典呢?你都会说啦,这些是经典,就让它们留着心中足以。当家的旗舰,集大成者,还是留个MDR-EXK吧。听感上,EXK可算得上奇葩,因为随着煲机的时间不同,EXK的差异还是较为明显的。当然,能同场对比不同年份,不同批次,煲机时间不同,使用时间不同的EXK的机会实在不多。以上的结论:“随着煲机的时间不同,EXK的差异还是较为明显”,其实是之前聚会上好几个烧友告诉我的。于我,能够同时比较两条以上的EXK不多。但的确听过有齿音较重的,有齿音相对控制较佳的。而再次在我的器材听感对比文章里出现,足以证明它在我心里的位置。ER4S(ETYMOTIC): 这款动铁耳塞里面,销售时间最长的产品,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21年了,但一直还在销售。直到现在,还依旧能在很多耳机销售店里看到它的身影,它就是ER4S.一款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动铁耳塞。曾经被很多耳塞发烧友传颂的经典。风格属于偏监听的ER4S对音源的要求比较苛刻,说实际一点,不但音源,而且对音乐文件的要求,也是相当的高。前端素质稍逊,音乐文件的质量不好,出来的效果绝对好不到哪里。另外,由于ER4S是高阻耳塞,所以一般随身听很难直推可以出理想效果,相对理想的做法是,外接一只便携耳放,这样至少能保证有相对足够的驱动力去驱动ER4S,而剩下的,就得看耳放与ER4S的搭配了。 文章第一部分,是直推试听,三台播放器均用作直接驱动耳塞试听。这次分享的音乐,也是之前从没有在器材测评中出现过的。也借这次器材对比听感分享,把这些音乐分享给大家。<爱神的箭>
2025年03月11日
通常。你最喜欢的耳机都是壕物,很多人不喜欢耳机很便宜,因为别人看到以为你很low
不管森海塞尔也好,索尼也罢!如果有能装X的耳机,你绝对不会放过一丝机会!
(图片来自:中关村在线)
当然耳机你买最贵的,装X你装最高端,人也要往高处走啊!
因此装X如果你装够了,那么就跟着圣魔来谈谈什么耳机更说明你更成功!
2025年03月11日
感谢乐享派LOXPO和厂家能给我这次机会能体验到Cayin C5这款产品。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更多的人选择只用手机来听歌,而抛弃了传统的mp3。看这几次的苹果发布会,连曾经帮助苹果复兴的ipod系列产品也基本不露面了。但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多的人开始不满足手机的播放效果。这也促使很多厂家开始生产高品质的随身设备,产品越做越高端,越做越专业。甚至连传统的HIFI厂家也逐渐开始重视起随身设备来,用他们多年来积攒的经验来开发出更完美的随身音频产品。今天的主角C5便携耳机功率放大器的厂家斯巴克(Cayin凯音)也正是如此。
2025年03月11日
感谢巡回吧提供的奥莱尔B1半价购买机会, B1在巡回吧里一直有样机试听,楼主一直把它排在后边,选择优先试听一些塞子,现在借此机会说一说个人的感受。
B1这个便携耳放似乎在HIFI界声誉非常高,小代壕认为它是能教育其他国产耳放——“教做人”的产品,其他大佬的观点也都大体相似,至少都认为它是一款非常不错的产品。B1也是依稀壕所评定的为数不多的“S级随身装备”之一(sony exk,音茶乐
绯二式,aune b1),依稀壕那篇评测写的很到位,推荐看一看。
2025年03月11日
这是一个无数人想知道,但是至今没有统一说法的问题,耳机内部振膜、线圈材质千变万化,导致很难去统一量化从而形成标准,最直观的大抵是阻抗和灵敏度这两个参数。阻抗是电阻和电抗在向量上的和,低阻耳机阻抗一般是8欧姆-32欧姆,80欧姆以上的一般称为高阻,阻抗匹配是对于放大模块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考量耳机是否需要上耳放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可承受功率范围内,阻抗越高的耳机要达到正常声压所需要的输出功率也越高,重要的是,在该输出功率值上耳机的失真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所谓前端的“推力”也就是指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灵敏度是另一个影响响度的参数,具体含义是指耳机负载输入1mW时发出的声压级,单位是dB/mW,dB就是分贝数,对应音量大小,灵敏度越高的耳机,输入同样功率响度越大。
2025年03月11日
耳机圈里的烧油虽然有很多,但是所喜欢的调音风格各有不同
有的喜欢古典,
有的喜欢人声,
有的喜欢摇滚,
有的喜欢重金属刺激的音乐,
则有的却很死宅喜欢萌音ACG的音乐,
而今天介绍的不是别的调音,而是专门去聆听所谓宅男们最爱的初音的萌音!
注:此纯属推荐,不是排名,更不是商业价值
一:耳塞类
※索尼EXK
2025年03月11日
近期小编没事看了下关于烧友在各大论坛的评论和主题帖,发现很多烧友评测的语言真的很像评测室里的朋友,有这犀利的口气,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
第一:关于森海IE80的烧友心态
出自:
廖子涵1994322
e800相对ie80来说一耳朵解析提升。低频那叫一个优秀。前端802加官方平衡卡,估计前端还是不行,IE800声场没打开,解析太暴力了,低频相当好。之后听了hd600,听完不行了,准备以后肯定买,hd600太棒了。另外准备接着ie80换线玩。直接换美国龙格的
2025年03月11日
感谢舞天音频馆、耳机巡回吧提供此次巡回试听机会。 本次评测中使用到的器材:山灵M3,大法exk,JVC fxh10
拿到FXH10是在中午了,我刚巧正在听EXK(未煲开)。拿到就迫不及待的拆开拆开,可是在盒子里面没有找到传说中的肥皂和洗衣粉,感觉还是不开森呢。听说这是JVC的新产品,我拿到的也是一个感觉没有拆过封的新货。包装上面感觉就是中中正正的日系包装,简约而不简单的套路,日系低端貌似都是这种包装套路吧。
抱着破处的心态拆开了盒子,确实是~~~你懂的~~黑色的塞子,腔体很小巧,方方正正的,不算难看,但是后面那块固定的橡胶块,感觉好大,拆下硅胶套,发现异常粗大的导管啊,好可怕!!!导管和腔体的长度基本一样了,这么小的腔体啊,可惜了。线材的话,感觉和铁家的这个价位的塞子是一个厂家做的,细度、硬度、擦脸的感觉都是差不多的,不是很柔软啦~~~插头L型的,不是镀金的,镀镍也说明这是个低端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