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方教程网

专业程序员编程教程与实战案例分享

中端国砖MINIAUDIO DX90 & FiiO X5 听感分享

前言: 这次为大家分享的器材有三台,其中两台是2014年才正式推出的,另外一台,是2012年就已经面世了,但一直很少被提起。而这次分享的三台播放器,均属于2000-3000价位的中端产品。可以说,三台播放器各有所长,也各有自身的一些弱势。三台器材中,以FiiO X5的价格最为亲民,MA8最具分量,机身扎实,属于砸核桃的级别,三台中,外形方面,我觉得最贴合便携这个概念的是DX90。 声音嘛......同样各有各的优势所在。具体听音比较,听感分享,会在下面正文部分去为大家奉上。

正文: 这次测试的两台中端播放器均已经经过一段时间的煲机。使用时间均超过200小时。DX90是首批发行的版本。X5则是已经升级到最新固件的版本。 在听感分享之前,简单分享一下这两台机器在到手之后这段时间,给我的整体印象及实际使用感受。(1) 外观印象:X5: 别的不说,光这个名字,我就给它打10分了,为何?不解析,大家联想一下,它和什么东西是同名的?提示一下,这东西跑得很快,而且很稳的。你懂的,好到此为止。外观上,X5真的很想厨房里的一件物品,我以前也曾有过,但这个外观我个人觉得可以接受,唯一要挑刺的,是屏幕的两侧的黑边框,有点过宽了,如果屏幕再宽一点点,或许视觉及外观效果都不一样。机器说是黑色,但总觉得是深啡黑色的,希望是因为我色弱的缘故吧。但正常日光下看,的确是深啡黑色的,这颜色,真的各有所好,我个人同样是接受这个颜色,接下来说说哦表面处理,正面喷砂加氧化,背面是做成拉丝,很别致的外观。一个个人小意见,背后的拉丝,略显纹路粗了一点,如果能幼细一点或者效果更好看。但我自己喜欢这个不规则的纹路。最后说说是按键分布,X5的按键,我刚开始还真的不习惯,用久了就接受了。首先,这四个按键,最常用的是下排的两个,这样的分布,还算是合理的,我最开始不习惯的,尤其是左上角的快捷键。后来还是适应了。分布在转盘的四个角落上的银色按键,就像煤气灶的四个架子,承锅用的。但这外观还真别致,转盘的操作还是比较流畅。之前有朋友说转盘操作不太灵敏。我手上这台,至少没发生过这样的问题。 DX90: 骤眼一看,这不就是DX50的外形吗?还是恋生兄弟吧?别小看这恋生兄弟,它的实力绝对在DX50之上呢。样子长得和DX50是一模一样,他们两个在外在上的区分,不开启机器,单看外表,估计只能在后背的电池槽后盖上的型号雕刻才可以区分开。除此,只能拆开电池后盖,拔下电池,看里面的静电屏蔽网才依稀发现彼此间的差别。说说DX90的外观给我的感觉吧,我个人对DX90的外观是比较满意的,体积不大,采用了铝合金和ABS作为外壳的主要材料,铝合金的部分采用了拉丝+氧化的制作工艺,和X5比较,DX90的拉丝显得更为细腻均匀一些。机子的颜色,外壳铝合金部分为黑色,ABS部分较铝合金稍浅一点,为炭黑色。按键分布,DX90的三大主要按键集中在正面,而且按键比较大,盲操作相当方便。音量控制键,锁屏键,开关按钮则分布在机器的左右两侧,布局比较合理。而且三大按键的大小比例和机身的尺寸搭配很好,外观上很容易被接受。 (2)系统及操控:X5: 我手上的X5是升级了FW2.0固件,新的固件下,X5之前声音略偏刺激,高频锐度过强的问题有一定改善。声音整体的平衡性更好了。 X5是纯按键式设计,机身上的几个主要按键没有特别作相应的标识,反而是需要用户自己实际操作掌握,这是头一次遇到的。最开始有点不习惯,但用了几次之后,就能慢慢习惯了。没有标识,看似不方便,但实际去让外观表面看起来更简洁。按键手感良好,转盘算是比较灵敏,没有之前网上某些用户所说转盘不灵的问题。X5也是我使用过的纯按键式国产播放器里面,操控最流畅的(没有之一)。 DX90: 写这段文字之前,DX90同样升级了最新的固件V2.0.5,新固件增加了滤波选择,关机改为长按开关按钮即可,解决了之前播放中按暂停键有迟滞的问题。这个是值得一赞的。 DX90属于触屏与按键结合的操控设计。案件的触感同样出色,另外,和X5不一样的是,DX90有独立的锁机键,盲操会更为方便一些,X5则需要按开关按钮解锁后才能操作。设计上各有千秋。而此前DX50偶尔出现过的,屏幕过于灵敏的问题DX90在最新固件下,基本已经解决。同样,DX90的操控也相当不错。这次试听测试所使用的耳塞如下:DN2000(达音科技)A83(飞朵)MDR-EX1000(SONY)ER4S(ETYMOTIC)LINE OUT测试使用耳放:FiiO E12Miniaudio PB2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一上的器材:DN2000(达音科技): DN2000以下简称DN2K,是国产耳机品牌,达音科技的最新旗舰。比起前旗舰DN1000的声音完成度更高。DN2K是三单元的结构,单元组合为一动圈单元(负责低频信号输出),两动铁单元(负责中频和高频信号输出)。DN2K的做工在国产耳塞当中算得上是上品。配件十分丰富,也极具人性化。为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聆听要求,特别配备耳套顶环,而且顶环的(高度)尺寸可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需求去选配,并以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听感上,DN2K属于三频均衡,舒适,刺激感较低的耳塞,音乐适应性较佳,佩戴舒适性,隔音性均不错。总的来说,只要不是对低频量感有着强烈的要求,或者用来听大编制大动态的交响乐类,DN2K基本可以满足你日常的听音。A83(飞朵): 新鲜热辣的飞朵旗舰耳塞A83,接触过的朋友估计不多,这款耳塞在我拿到工程样机的时候,还是5月中的事情。这是一款三单元圈铁耳塞,声音风格和过去的A81有一点不同。A83的音乐性更好一点,有可以理解为A83会更让大众接受。因为声音会相对讨好,而且在保持高素质的同时,改善了佩戴舒适性和外观设计。这两方面的改进尤为明显。绕耳式的设计,让A83的听诊器效应大大降低,隔音略逊于DN2K,但比SONY XBA-H3好。外壳采用蓝红透明加金属,便于区分耳塞左右的同时,同样保持着产品的外观特色。这点值得一赞。MDR-EX1000(SONY): MDR-EX1000以下简称EXK,是SONY在2010年推出的旗舰耳塞。也是SONY入耳式动圈耳塞的一个新高度。采用镁合金腔体,液晶振膜,7N-OFC导线,加上被烧友们所青睐的MADE IN JAPAN......这些,都告诉大家,EXK真的是一款旗舰之作,而EXK也真的代表了SONY动圈耳塞的一个科技新高度。在它的身上,配备了SONY当年最好的东西。有人会问,那么MDR-E282,MDR-E484G,MDR-E888......这些经典呢?你都会说啦,这些是经典,就让它们留着心中足以。当家的旗舰,集大成者,还是留个MDR-EXK吧。听感上,EXK可算得上奇葩,因为随着煲机的时间不同,EXK的差异还是较为明显的。当然,能同场对比不同年份,不同批次,煲机时间不同,使用时间不同的EXK的机会实在不多。以上的结论:“随着煲机的时间不同,EXK的差异还是较为明显”,其实是之前聚会上好几个烧友告诉我的。于我,能够同时比较两条以上的EXK不多。但的确听过有齿音较重的,有齿音相对控制较佳的。而再次在我的器材听感对比文章里出现,足以证明它在我心里的位置。ER4S(ETYMOTIC): 这款动铁耳塞里面,销售时间最长的产品,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21年了,但一直还在销售。直到现在,还依旧能在很多耳机销售店里看到它的身影,它就是ER4S.一款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动铁耳塞。曾经被很多耳塞发烧友传颂的经典。风格属于偏监听的ER4S对音源的要求比较苛刻,说实际一点,不但音源,而且对音乐文件的要求,也是相当的高。前端素质稍逊,音乐文件的质量不好,出来的效果绝对好不到哪里。另外,由于ER4S是高阻耳塞,所以一般随身听很难直推可以出理想效果,相对理想的做法是,外接一只便携耳放,这样至少能保证有相对足够的驱动力去驱动ER4S,而剩下的,就得看耳放与ER4S的搭配了。 文章第一部分,是直推试听,三台播放器均用作直接驱动耳塞试听。这次分享的音乐,也是之前从没有在器材测评中出现过的。也借这次器材对比听感分享,把这些音乐分享给大家。<爱神的箭> 蔡琴 金片子II《魂萦旧梦》 简单去介绍一下这次分享的这张专辑。属于常喜音乐于2001年推出的一张带有爵士味道及怀旧风格的音乐唱片,唱片里面多数的歌曲都是有一定年历的,而能演绎好这些经典的歌手,其实并不多,所以,也只有蔡姐姐这样的殿堂级实力派歌手,才能从容,得体地把这些昔日的经典,重新呈现给乐迷。为大家带来的第一首分享的音乐,是选自这张金片子II《魂萦旧梦》里面的一首略带悲调的音乐,对于我来说,这张碟,每一首音乐都是经典,每一首都是主打歌,而这里选听的一首,我是自己听其实得不多,但却是我很喜欢的一首歌---<情人的眼泪>,略带悲情的一首音乐,其实这张碟里面,第六首收录的音乐<魂萦旧梦>也十分好听。当然,对于这张首首都是经典的唱片,选哪一首去聆赏测试器材,都是可以让人听着听着就沉浸在音乐的包围中去。而这里选择了第七首<情人的眼泪>和大家分享。 <情人的眼泪>这首歌,其实伴奏的乐器很简单,就只有一台钢琴。基本可以看成人声清唱+钢琴伴奏,没有和声,没有其他协奏的乐器。这种格调是最简单最直接去试听人声的选择。人声的细节,呼气,吸气,喉音的变化,颤音,换气时的口水声等等细节,都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测试器材中频的时候,这些乐曲其实值得考虑。试听耳塞:DN2K(达音科技)

DX90(直推低增益): 坦然,其实DN2K不属于中频温厚甜腻的一款耳塞,但DN2K的中频其实也算是比较耐听。至少厚度和距离感都比较适中。不偏不倚。有很多朋友质疑它是否称得上是国产里面最好的耳塞。但它算是我听过的国产耳塞里面(非定制产品),最耐听的一款耳塞。DX90的中频其实不算突出,距离感和一些突现中频,注重中频修饰的播放器不一样。DX90的中频有一定距离感,不算贴耳,密度感及质感良好。中频修饰不多,和入门级的DX50不同,DX90的中频更注重细节和质感,声音厚度方面其实已经属于比较适中。这首音乐里,蔡姐姐的声音有不错的密度感和适中的厚度感,但鉴于播放器和耳塞都不是那种中频润饰明显,甜雅而温腻的类型,所以人声方面,我觉得这对组合还是相对比较中性的。而作为伴奏的钢琴,DX90下的钢琴,饱满而沉稳,结像清晰,凝聚力足。声音的分离度良好。声场,和录音有一定关系,DX90+DN2K的组合声场横向和纵向均比较平均,这首音乐的录音声场虽不算宽,但听感上不会觉得局促。X5: 人声的厚度感会略较DX90薄,但人声一耳朵更容易抓住聆听者的心,X5的中频虽然不厚,不腻,但却有种淡淡的甘甜,更容易抓耳。感觉蔡姐姐演绎的时候更投入,更有感情。细节方面,两台播放器都能够把这首录音中,人声部分的一些细微之处反映出来,比如换气及一些喉音的细微变化,口水声之类的细节,无论DX90还是X5,都能比较清晰地将人声细节部分重现。差别在于人声演绎时的感情渲染,X5稍稍做得更得体,但声音的厚度和纵深,则不及DX90好。钢琴部分,就声音通透度而然,X5下的钢琴,同样能做到通透而明亮,而且穿透力还稍微较DX90好,但声音的厚度感方面,则略较DX90薄,琴音的结像和力度感,也稍逊于DX90,对比之下,X5虽然声音听上去更明亮而带穿透性,但却少了一分沉着稳健。最后谈谈录音的场感,X5横向声场做得不错,但总向声场不及DX90好。小结: 一首简单的人声+钢琴的音乐下来。两台播放器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差异化之处。相似的,是两台播放器的解析力方面都明显比同品牌入门级产品明显有了质的提升。只要是录音优秀的音乐作品,再配以一副有一定素质的耳塞,这种提升是可以较容易地感觉到的。所谓相似,其实说的是两者的解析力和声音的细节感方面都很不错。差异的地方,两者的声音还是存在着风格上的些许差异。DX90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DX50敦厚而朴实的风格,中频能够在保持适当的声音厚度感之余,提升了声音的解析力和细节度。使得声音不但拥有一定的音乐性,而且素质上也得到了可闻的提升。但风格依旧是相对忠实地去变现音乐的细节和素质。添加修饰和渲染的元素较少。X5相对于DX90,在与其同品牌的入门级作品X3比较,声音的风格变化更为明显些,X3那种有力度,有量感的低频表达方式,在X5上面似乎不复存在,X5三频很平均,高频通透明亮,中频有一点润饰,使得听感比较抓耳,低频量感不多。整体声音更注重质感和解析力的表达,而不是靠填充声音厚度去赢得更温厚饱满的乐感。当然,和DX90比较的时候,两台播放器其实都不算声音厚润的类型,人声的厚度方面,DX90略为占先,但听感上却不及X5那么一耳朵悦耳。锐度和通透度还是X5稍好一点。但在你反复试听之后,你会觉得,两种稍有差别的声音,其实各有所长,耐听度DX90好些,但X5会更富音乐性。而就蔡姐姐的这首音乐而言,搭配DN2K,个人感觉还是DX90会相对合适一点。为大家带来的第二首音乐,是一首略带慢摇风格的音乐。属于台湾摇滚歌手张震岳的音乐。歌名叫<饮酒>,选自1997年推出的专辑《这个下午很无聊》中最后一首音乐。接下来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张专辑。《这个下午很无聊》是张震岳在1997年参军回归后,重新投入乐坛的第一张专辑,由魔岩唱片发行。专辑当中的音乐,均有阿岳自己亲自创作,并有他的乐队FREE NIGHT为整张专辑做音乐伴奏。录音采用了ADD模式。但其实个人感觉更像DDD。算不上是一张录音发烧的唱片,但里面的歌的确很正。所以这里顺便把这张专辑推荐给大家。 另外,因为写这篇文字之前,曾经向一位群友借SONY ZX1,所以,这篇国产播放器听感对比分享的文章里,会出现其他客串的播放器,而第一位出现的客串演员,就是这台日版的ZX1。

试听耳塞:A83(飞朵)

X5: 这首全部使用现代乐器的摇滚音乐,在X5播放,低频一点也不夸张,反而觉得量感恰到好处。而播放这首音乐,选来了近段时间一直作为第二主力耳塞的A83,A83低频在经过煲机之后,量感已经收敛了不少。配X5听流行音乐,也不差。写这首音乐的时候,我的X5刚好升级了最新版本固件,声音的刺激性稍减弱了。但线条感依旧很强烈。高频的那种略带毛刺的问题有了一定的改善。这首歌的开端,其实还没有开始前奏时,有一小节几个乐手的对话,试乐器,这一小节,三台机器都表现出不错的细节还原。这一小段,三台机器搭配A83之后,都能听到底噪,底噪相对最明显的是ZX1,另外两台播放器底噪相对较小。 新固件下的X5,人声依旧不算甜,厚度仍属于中性略偏薄,但密度感不错。低频量感不多,速度感良好,有不错的低频下潜。声音整体上属于偏刚性。音乐味适中。很多人认为X5声音太寡,太淡,升级固件后的X5,给我的感觉声音还是挺中性,线条感清晰,声音稍微偏薄。音乐味比不上SONY ZX1,声音的厚度略较DX90薄,低频的力度感和下潜略逊于DX90,中高频则较DX90明亮。之前的X5,声音会给我过于刺激的感觉。这首摇滚乐中,贝斯和鼓这类低频乐器,X5所反映出来的量感比较适中,低频收放的速度感是三台机器中最快的。而镲的声音,则在三者中最为明亮。声场方面,X5属于横向声场略较纵向声场出色的机器,左右两端比较宽。纵向声场较ZX1好,但不及DX90。结像清晰度和分离度都不错,层次感较ZX1鲜明,但略逊于DX90。大家可以留意一下乐曲开端的那小段乐手测试乐器及对话即可发现。 ZX1: 当你听完X5换上ZX1,上耳的感觉给是,声场稍微收窄了。尤其是横向部分。ZX1的中频的确有不错的韵味,三台播放器中,ZX1的中频听着最舒服,最讨好耳朵。当然,我说的是这首音乐。人声是三台播放器中,最贴耳的,人声顺滑,不刺激,不突兀,声音打磨得没有一点毛刺。有点找回学生年代听SONY WALKMAN的感觉,但声音比之前的器材更精致而已。有朋友说ZX1的细节和解析力不行,这首音乐,我倒觉得它的素质也不错了,一些人声的细节部分,比如低声吟唱,语调转变等,都能很清晰地反映出来。这一部分,DX90做得最好,可以算得上细节丰富,但也不至于比ZX1高出一个档次,而X5和ZX1则均能达到细节清晰的水准。阿岳的声音,在ZX1下,有点略为偏柔了,其实讲感觉,反而没有刚才听X5来得那么带劲。低频部分,我个人是感觉有点不满意的。ZX1的低频其实也不算得上厚重,臃肿。低频有一定下潜,这首音乐,鼓的力度感和质感也不错,量感适中,声音算是比较平衡的器材。中高频方面,ZX1没有X5那种锐度和线条感,反而以另一种方式去诠释音乐,那种方式所表达出来的,是精致细腻的声音,耐听而带有不错的音乐味。声场方面,ZX1不算出彩,比X5的规模小,更不用说和DX90比。定位和结像均算清晰。层次感略较X5逊色,乐器之间的那种空间感,距离感略显局促了。DX90: 同样是强调素质多于听感的播放器,DX90在三台播放器里面,算是声音相对准确的一台。三频比较平衡,声音四平八稳的。有朋友会嫌它声音偏暗,我的听音习惯下,DX90的声音不算暗。一个个人观点:暗,亮与否,很讲求器材搭配的平衡性。在同一款耳塞下,X5比DX90明亮。但DX90声音的量感却又比X5相对丰满一点。大家可以通过搭配耳放,耳塞来调整出适合自己听感的声音。 播放这首音乐,DX90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来自低频部分和声场部分。低频下潜良好且有足够的量感,经过这一个多月的煲机,试用之后,DX90的低频的量感相对收了一点,声音更加紧致有力。人声方面,DX90给我的感觉是同样是不厚不薄的感觉,X5的人声有点薄了,中频的层次感稍稍拉不开,虽然密度感不错,但不耐听,ZX1,听人声感觉最好,微甜,适当的修饰让人声很讨好,男女声通杀。DX90的人声,属于中性而细节丰富的人声。细节感较另外两位对手都好,但DX90的人声同样属于略偏理性的风格,所以不能说讨好耳朵,只是听着你不累而已。中高频,感觉DX90的高频没有X5的那种明亮锐利的声音,也不像ZX1那精致而略偏华美的线条感,相对而然,是属于有细节,有解析,但更强调耐听,朴实的高频。最后说说声场,不得不承认,三台机器听一圈下来,DX90的声场我自己最为满意,横向,纵向,整个场感空间高度等,都做得不错。也是三台播放器里面声场最佳的一台。 小结: 三台播放器其实各具特色,要挺好这些通俗音乐,基本不是问题。只要搭配好耳塞即可。SONY ZX1的风格,依旧带着传统SONY的影子,走细腻精致的路线,声音讨好耳朵,很容易被接受,而且配搭耳塞算是比较百搭,试了手上几款耳塞,都有不错的效果,基本不出恶声。飞傲X5则属于素质和个性都比较鲜明的播放器,声音通透而线条感清晰,有细节,有锐度,比较适合配搭一些声音底蕴较厚实的耳塞,升级固件后,声音的平衡性提升了,较适合器乐和女声,所以这首音乐,算是不太擅长的。DX90,属于很平衡,没有什么明显缺点的机器,声音个性不张扬,但很实在。声音的整体解析力是三台机器中最佳的。这首音乐下来,能体现出声场和低频的实力,两首歌下来,DX90可算是一个多面手,女声爵士和男声摇滚都玩得不错了。简单总结,喜欢人声有一定修饰,贴耳而讨好耳朵的,可以选SONY,喜欢细节感出色,声场宽广的,选DX90,喜欢声音个性鲜明,线条清晰且明亮的,可以考虑X5,但选择之前,最好还是带着自己的耳塞去试听。作者:刘嘉明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